恶性竞争主要表现
首先是产品价格竞争。是指失去理性的产品销售价格竞争,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企业间的仇视和痛恨,进而在行业内发生了一系列的企业关系危机和恐慌。祭出产品价格大旗的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。于是,"市场不相信眼泪"便成了一些企业的经营信条,不择手段的利用产品价格武器,造成整个行业市场秩序混乱。其次是企业地位的竞争。是指在某一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,谁是龙头老大的竞争。这都是有资格参与竞争的大型企业的竞争手段。地位竞争的后果,不是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和实力,而是被对方暴露了企业的短板,对双方都极为不利,最终两败俱伤。中小企业只能围观看热闹,有些甚至在投标时发生很不道德的"围标"事件,使守规企业陷入困境。第三是企业品牌的竞争。是指企业业绩、荣誉、知名度、美誉度甚至企业规模的竞争。这些竞争对提升企业形象极为有利,但不合实际的夸大宣传,往往会成为竞争对手伺机攻击的切入点,甚至会引起用户对企业资质的怀疑,对企业声誉极具破坏性。还有其他方面的竞争,例如技术创新、企业文化、企业规模等方面,这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,即使有竞争,对手也很难撼动。
以上几方面的竞争,企业家们有不同的解读。但不论大小企业,所表现出来的角色和发出来的怨气,都把自己说成是竞争的受害者,还没有看到谁认真反省过自己。其中有些企业,在会议上声嘶力竭地痛斥低价倾销和假冒伪劣,而会后的所为则是另一副样子。于是,有良知的企业家感慨道:"我们不是做不好,而是不能做好,做好就亏"。
对于如何变竞争为竞合,这些年来引起业内高度关注。"整合"之声不绝于耳,但都没有提出具体的、切实可行的办法来,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。尤其是人们习惯于把竞争说成是"与狼共舞"的年代,若彼此狼性发作,则更不可收拾。有远见的企业家从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,而是站在新的高度上,跳出恶性竞争的圈子,谋划企业的发展战略。
企业整合是未来之路
竞争与竞合都是为了生存,只不过生存的方式不同罢了。与其在头破血流的竞争中艰难地度日,不如在风和日丽的竞合中和谐地生存。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,企业要想生存下去,只有努力寻求竞合,而避免残酷的竞争,才能抱团过冬。
至于如何竞合,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先生指出:"加大与行业同仁交流互动力度,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,加速推进行业整合、兼并,共同促进行业健康稳步发展"。这是站在全行业的立场上提出的一个指导性的原则,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各方付出巨大的努力。蒋锡培先生提出的解决措施有三条:一是政府部门监管到位,二是同行业加大交流力度,三是企业加大原辅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力度,提升产品质量。这些都是很中肯的建议。其中第一和第二是企业外部的因素。
要实现整合、兼并以便达到竞合之目的,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制约,一是政府部门的干预,二是企业之间的信任。